天行者編輯(今次不想公開名字但明明已經公開過名字的Z編)曾受武俠小說作家東南邀請,在「太歲兵團 X 萌動學生小說集2021」寫作營,在網絡小說平台Penana跟一群學生分享該怎樣撰寫出版計劃書。今次Z編特別為天行小說賞加入增潤內容,準備參加天行小說賞的你,不管有沒有投稿經驗,也不妨看看編輯平時是怎樣讀大家的計劃書!
其實編輯部每星期都會收到大量投稿(天行小說賞期間更會收到上百份來稿!),光是審閱已耗上不少時間,所以一份好的計劃書,絕對有助引起注意。以下是一些關於小說計劃書的建議,只要留意這四點,相信你的提案會更容易讓編輯上鈎。
一、劇透是個好東西
首先,大家必須明白出版計劃書有別於書封文案。讀者在書海中掃視無數書名和封面後拿起某本書,就會開始閱讀文案,為了這決一勝負的瞬間,文案往往會欲言又止,賣盡關子來吊人胃口。出版計劃書卻全然不同,這並不是一段引人遐想的糖衣,而是用來說服編輯出版一部小說的理據。若諸多顧忌藏頭露尾,沒精煉出故事最核心的內容,再好的構思也只會沉沒在芸芸計劃書之中。所以記緊,一定要在計劃書中盡全力劇透,將最精彩的部分寫出來。
二、具備小說雛型才算計劃書
各位亦要記得小說計劃書寫的不光是個「計劃」,而該是擁有完整結構的故事。這當中需要考慮有沒有充分利用每個登場的角色,有沒有徹底呼應每條埋下的伏線,讓各個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。假如你在執筆前故事尚未成型,劇情便有機會失控甚或出現前後矛盾,一不小心更可能造成虎頭蛇尾的局面。第一屆天行賞得獎作家謝鑫參賽時是交來頭尾兩章作試稿,他在正式撰寫前已經設計好起首與結局。這樣創作下去也就有餘力去注意文氣,定義自己的風格。
三、「妄想」前先蒐集巿場資訊
流暢的文筆算是令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基本技巧,但更重要的是故事有沒有令人駐足細看的創意。有些小說橋段相當巧妙,劇情令人拍案稱奇,但是不是只有這種神級程度才稱得上「創意」?借用第四屆天行賞得獎作家The Storyteller R在某講座中提及創作與烹飪的比喻——「我們已很難再找到新食材,重點是如何搭配食材,尋找屬於自己的味道。」只要別那麼規行矩步,試着拼砌與現有「食材」稍有變化的調子,已有可能拼湊出新鮮感。創新很難單憑妄想而生,巿場調查無疑是製造新鮮感的最佳工具。各位有了初步構思後,不妨了解一下巿面上有哪些題材類似的書籍,然後從中找出突圍而出的空間,創造個人價值。
四、節奏也需要好好規劃
敍事節奏亦是很重要的手段。想出故事框架後,應嘗試以佈局的思維重組劇情。畢竟敍述先後的編排、章節長短的分配,全是作者向讀者透露訊息的進程。若排山倒海後無以為繼,就難以讓讀者一直保持閱讀的熱度;起伏跌宕緩急有致卻能令人欲罷不能。注意鋪展與高潮的比例是需要作者有意識地去調節,讓劇情隨心所欲地發展往往未能達致理想的效果。
寫出最精彩的內容、擁有完整的結構、創意及敍事節奏的呈現——有沒有在計劃時預先設定好各項細節,反映的正正是作者的熟練度。不過,不急,現在就試着從事前準備開始「計劃」你的作品吧。
